第(3/3)页 所以,章楶这才多说了几句,话里行间,还对苏允颇多吹捧。 当然啦,文人的吹捧,也是极有艺术的,他在历数庆历和议以及澶渊之盟的遗憾之后,只加了一句‘若是有经略这样的能人去谈,恐怕西夏得给我们大宋缴纳岁币了’。 这话看似玩笑话,但实则被夸的人心里早就乐开了。 此间复盘后,众人又聊了聊,不过也没有聊多久,因为都忙着呢。 甄时选带着和议急急忙忙赶路回去,他得赶紧去汇报和谈的成果。 这番和谈,不仅保住了宋朝正朔,还废除了颇有侮辱性的岁赐,可谓是数十年的耻辱一朝洗刷,还保住了数次大战打下来的土地,这可是堪比战场上的大功劳! 苏允将甄时选送走,然后将鄜延路的事情托付给章楶去处理,而他自己,依然还是埋头于练兵之中。 在苏允看来,无论是王韶也好,章楶也好,在西北上的战略都是极为进取的,其实即便是范仲淹那批人的堡垒进筑战略,其实也是很好的。 换句话来说,战略上中国人历来不会输于别国,关键还是在于军队。 战略再好,战术再棒,没有军队来执行终究是不行的。 宋朝之所以终其一朝都被困住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军队不行。 就算是哲宗时期,有章惇、有章楶、有折可适,但也就取得上风而已,虽然宋哲宗早亡留下悬念,但他就算是继续活下去,难道就能够灭辽灭夏么? 大约还是不行。 要灭一个大国的难度太高了! 若是没有一支足以摧枯拉朽的强军,想要灭亡一个大国,根本就是痴人说梦。 而宋哲宗有这样一支强军吗? 当然是没有的。 要知道,宋辽夏三国鼎立,谁想要灭掉一方,另一方定然是要出来阻拦的,否则平衡必然会被破坏。 因此,宋国无论想要先灭掉哪国,都得同时应对辽夏,这就要求,宋朝不仅要有数倍于辽夏的财富积攒,还得有战斗力数倍于两国的军队。 毕竟灭国就必须深入帝国腹地,没有一支可以直接打穿敌国防线的军队,那一切都是奢想。 所以,即便是有自己有章楶,折可适等人也已经就位,但归根结底,还是得将军队给建设起来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