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章 铁鹞子(今日1.1W)-《眉山苏氏,苏允最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理寺卿赶紧道:“应该是党项骑兵,陛下可看其头颅,额头周边有茧子,应该是长期带着头盔磨出来。

    耳朵上穿了一样的耳环,这耳环上有雀鸟,臣请人看了,该当是西夏那边特有的一种雀鸟,当地人称之为鹞子。

    而耳环上刻着鹞子的骑兵,党项人只有一支,便是铁鹞子铁骑。”

    赵顼闻言眼睛忍不住微微瞪大,西夏铁鹞子啊。

    不过他随即摇头道:“铁鹞子乃是重骑兵,这些都是轻骑,所以应该不是铁鹞子。”

    大理寺卿闻言摇摇头道:“那臣就不知了。”

    赵顼回头朝一个禁军都头招了招手,那都头赶紧过来,道:“官家?”

    赵顼指了指耳环道:“你曾在西北与西夏军交过手,你看看,这个东西你可识得?”这都头赶紧领命,凑近看了一会,道:“官家,这便是铁鹞子。”

    赵顼有些奇道:“朕听说铁鹞子是重骑兵,而这些却是轻骑兵,是哪里出了问题?”

    都头赶紧道:“世传铁鹞子一共三千余人,分为十队,每队300余人,队长都是“皆一时之悍将”,实行世袭制度,采用鱼鳞阵。

    什么“以铁军为前军,骑善马,重甲,刺斫不入;用钩索绞联,虽死马上不坠。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,阵乱则冲击之;步兵挟骑以进”。

    然又“有平夏骑兵,谓之“铁鹞子”者,百里而走,千里而期,最能倏往忽来,若电击云飞,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,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冒冲奔突之兵”。

    这两种形容明显是冲突的,既然是重甲,那便难以倏忽往来,若要电击云飞,那便难以钩索绞联。

    卑职在西北呆了过年,与西夏骑兵打交代不少,其实铁鹞子根本不是所说的那样。

    铁鹞子既有重甲,也有轻骑,只看执行的是什么任务而已,而且,也不仅仅只有三千人。”

    赵顼闻言眼睛大亮,道:“也就是说,这些便是铁鹞子?”

    都头点头道:“卑职再看看。”

    都头赶紧来回看了一遍,然后回来道:“官家,这些人是党项人,耳环的确也是铁鹞子专用的耳环,这两样证据在一起,卑职只能判断他们是铁鹞子。”

    赵顼站着不知道想些什么,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,到得后面,竟是笑出了声,还笑出了眼泪。

    赵顼一边笑一边流眼泪,道:“这就是大宋军队闻之丧胆的铁鹞子!

    建国以来一百二十余年,大宋朝多少名臣猛将,在西北抗击西夏,对这铁鹞子畏之如虎。

    可怎么苏允一出手,便可以斩杀百余铁鹞子,而且还是仅凭一人之力,这是为什么,为什么!”

    大理寺卿等人闻言面面相觑,那禁军都头更是神色惊诧。

    赵顼指着党项人的首级,大声道:“鄜延路经略使种谔,将这些首级送回京城,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、知绥德军事苏允苏居正请功!

    苏钤辖闻党项兵马入侵,亲率一营二百九十八兵马迎击党项骑兵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