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蔡确与章惇拱手相送。 王珪摆了摆手,挥舞着大袖离去。 晚上章惇回了章府,苏允已经在他这里等候了,这是章惇昨夜交代他过来的。 章惇将今日的事情说了说,然后道:“张璪与王珪这两人应该都会参与小经筵,须得小心他们在经筵上给你使绊子。” 苏允点点头,笑道:“若只是辩经,我自是不怕他们。” 章惇点点头,对于苏允辩经上的能力,他当然也是放心的,这些时日,他旁听苏允与苏辙二人辩经,有时候都在想,苏家人的天赋是不是都点在嘴巴上了,怎么就那么叭叭的能说。 那苏辙也就罢了,骂起人来入木三分,这个是他之前就知道的,但这苏允,看着身材魁梧、那张脸又像极绣枕头,怎么也那般能说? 只能归结于眉山苏氏族人都有这般天赋了,除此之外,也没有什么能解释的。 “还是得小心一些,他们未必会跟你堂堂正正的辩经,说不定会在其他方面使绊子。” 章惇叮嘱了一番。 七月二十日,苏允早早起来,然后跟着章惇一起去皇城,到了皇城之后,兵分两路,章惇去上早朝,而苏允则是跟着小黄门前去迩英殿。 迩英殿是举办经筵的一个重要所在,乃是比较正式的场所,也有在崇政殿讲的,但在崇政殿叫说书,重视程度还是有些不同的。 赵顼将经筵安排在迩英殿,意味着这是更加正式的经筵,一旦诸公有所赞许,那么这《孟子集注》,便算是取得了皇帝、宰执的认可了。 苏允被带进迩英殿,赵顼以及诸公还没有来,苏允可以在里面先行做些准备。 苏允带来了一沓孟子集注,这是届时分给诸公临时阅读所用的,而小黄门们则是准备其他的茶水点心之类。 苏允正低头熟悉讲经资料,忽而有人靠近,苏允抬起头一看,嘿,不是那个去通知自己进宫,还收了自己一片金叶子的……甄时选么? 甄时选笑道:“苏公子,还记得我么?” 苏允哈的一笑:“这不是甄中贵么,好久不见啊。” 甄时选十分高兴道:“苏公子竟还能记得小人,小人实在是三生有幸矣。”苏允笑道:“甄中贵这话我可不敢当。” 甄时选十分感慨道:“小人当时见苏公子便觉得是人中龙凤,想着几年后必定能够高中,十来年后,定然会跻身权贵之中。 没想到不过短短数月时间,苏公子摇身一变,竟已经是一个经义大家了,小人当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。” 苏允见得甄时选一脸的钦佩以及意想不到,顿时有些失笑,道:“这也没有什么,不过是备考科举时候,研究了一下经义,觉得前贤解读圣人之意并达,便试着解说一番。 没想到这书竟是流传出来,让官家看着了,官家给予我这个机会来讲经,实际上我内心亦是惶恐矣。” 甄时选嘿嘿一笑,低声道:“公子别太谦虚了,官家对您极为看重……” 他左右看了看,低声道:“……官家看您的三国演义不下五遍,您早就简在帝心了,您今日只管大胆的讲,其余的自有官家为您做主。” 苏允闻言一惊,想要起身为甄时选行礼,感谢他透露这个关键信息,甄时选却是一下按住了他的肩膀,低声道:“您别起来,以免引人注意。” 苏允微微吸了一口气,道:“甄中贵,您屡次帮我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。” 甄时选连连摇头,道:“我们都是官家的人,官家喜爱的人,便是我们尊敬的人,官家厌恶的人,嘿嘿。” 甄时选脸上露出厉色,那句嘿嘿意味着什么,自然是不言而喻了。 苏允忽而想起来皇城司那个特务机构,心道这甄时选大约便是里面的人吧。 后世的人一说起古代的特务机构,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便是锦衣卫,东西厂,但宋朝的皇城司其实并不亚于锦衣卫。 赵匡胤当时能够黄袍加身,便是利用当时后周没有一个可靠的信息渠道。 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收到消息说辽国联合北汉政权要南下进攻后周,没有办法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假,所以只能直接安排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御敌。 赵匡胤便是利用这个,将军队都抓在手里,随即发起政变,夺了后周的天下。 赵匡胤有鉴于此,于是重建武德司,也即是后来的皇城司。 赵匡胤得国不正,因此心思极为敏感,自然而然,皇城司也借此大肆扩张其势力。 而后来赵光义登基,赵光义得位亦是不正,抢了侄子的皇位,还逼死了侄子,他的内心比起赵匡胤更是敏感,于是皇城司迎来了第二次的大发展。 经过两代帝皇的大力支持,皇城司早就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,根系扎入朝廷的方方面面。 苏允顿时对这个甄时选既是有些忌惮,又有几分重视。 别看他外表是个小黄门,可能还是个大特务,触手可能触及汴京的方方面面了。 苏允等候了将近一个时辰,外面天色大亮的时候,赵顼带着章惇等人前来了。 之所以说是带着章惇等人,是因为其他的人苏允并不认识。 不过瞧其在赵顼身后的站位,左一应该是王珪,右一当是新任枢密使孙固,而王珪身后的当是蔡确,然后与章惇并排而走的便该是张璪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