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纺织业-《绞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蒸汽动力比水力更有效率更稳定。

    有了蒸汽动力机床,人民军的兵工厂就可以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的火器,装备给人民军,提升人民军的战斗力,军事力量才是保家卫国的根本。

    在蒸汽动力机床之外,方南最重视的蒸汽动力机械一个是轮船一个是火车,两者都是交通工具,轮船可以提升人民海军的实力,火车则连通陆地各座城池,有效维持人民军的统治,也方便民众远行、商业运输等。

    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,机床、轮船、火车都是工业时代的重要产物,但方南也知道历史上发生的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以纺织业为启动点的,最终引爆了机械技术的革命性创新,各种蒸汽动力机械接连不断诞生,科技飞速发展。

    实际上明代纺织业非常发达。

    在华夏大地经济史上,有两种植物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命运,一是宋代的水稻,二是明代的棉花。

    棉是一种外来植物,原产自于印度,在汉字中第一次出现是南朝的《宋书》,宋末元初,它已经在南方地区得到一定面积的普及。

    元代的元贞年间(1295—1296),松江府乌泥泾的妇女黄道婆在琼州学到了一种新的纺织技术,她回到家乡教人制棉,改革研制出一套赶、弹、纺、织的工具去籽搅车,弹棉椎弓,三锭脚踏纺纱车等等,使得棉纺织技术得到重大突破。

    朱元璋建国之后大力推广棉花种植,他下令,农民有田5亩至10亩,俱令种桑、麻、棉各半亩,10亩以上倍之,地方官不督促的要处罚。

    这些政策的推行,不仅使荒废的土地尽量被利用,粮食产量大增,也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。

    《明史·食货志》记载:洪武二十六年(公元1393年),全国共有田地850万顷,比元末增长了四倍多,其中棉田的增加最为显著。

    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,彻底改变了人们以丝绸和麻布为主的穿着传统,服装产量为之大增,棉纺织迅速成为全国第一大手工制造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